赛场上,她是风驰电掣的“泳池飞鱼”;生活里,她是可盐可甜的邻家女孩。从小城镇安到陕西省残疾人游泳队,从里约热内卢到东京再到巴黎,12年间,张丽3次勇闯残奥会,夺得12枚金牌、5枚银牌。她,用自己的坚韧意志和顽强拼搏精神,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残疾人运动员追求卓越、积极进取的时代风采。
在世界地图上,每个张丽参加过比赛的地方,都留下了她的汗水、沉淀、荣耀亦或遗憾。26年人生旅程、12年运动生涯,张丽经历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又成就了怎样的自己?或许,泳池里的自由自在和她脸上挂满的笑容会告诉我们答案。
夺 冠
“当我站在赛场上,过往的一切如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闪过。然后,我全神贯注、拼尽全力,最终以一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完美收官。回顾12年的奋斗历程,那些曾经的挫折与痛苦,都成为使我成长的养分。我深知,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张丽在宣讲会上动情地说。
2024年9月6日,张丽搭档队友卢东、王李超、郭金城,以2分24秒83的成绩夺得巴黎残奥会男女混合4×50米混合泳接力(20分)金牌,并打破了由中国队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此前的女子100米蛙泳SB5级决赛中,她以1分43秒17的成绩获得银牌,并两度打破该项目的亚洲纪录。
2016年9月6日,张丽在里约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就夺得金牌,并在此后连夺3枚金牌,从残奥“菜鸟”升级成为“四冠王”。2021年8月25日,在东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张丽再次以2分46秒53的成绩成功卫冕,摘得东京残奥会中国游泳首金。
成 长
1998年,张丽出生在镇安县月河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家境并不富裕。满月体检时,她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命运对她开了沉重的玩笑。然而,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张丽慢慢地学会了自己挪动。通过不断的康复训练,张丽的病情有了好转,终于可以自己缓慢挪动。
到了上学的年龄,张丽眼中满是对正常孩子背着书包上学路的羡慕。父母决定送她去上学,哪怕山路遥远,哪怕上坡下岭。也就是这样的爱,成了张丽日后无数个至暗时刻的动力来源,也成了她下定决心改变人生的勇气和力量。
14岁那年,陕西省残联游泳队的老师在镇安县选拔队员,张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游泳运动员。是的,张丽被选中了。面对这样的机会,张丽却犹豫了。当她看见母亲在别人的烤烟地里干活,汗水如断线珠子般不断从额头滚落,打湿了衣衫时,她下定决心参加省游泳队的训练。
蜕 变
进入省游泳队后,张丽便开始了封闭式训练。以前从未接触过游泳的她,一开始看到深蓝的泳池便心生胆怯。第一次训练时,她被教练推入水中,一番挣扎后被捞了出来。但张丽没有放弃,她克服了原本对水的恐惧,并在其他队员休息的时候,她仍在水中反复训练。
张丽身体的先天条件差,加之水感不好,她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跟上队伍的节奏。她每天早起进行柔韧性训练,拉伸身体各个部位;在健身房里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仔细观察教练的示范,一遍一遍重复练习技术动作……
一次力量训练时,张丽把手臂拉伤,这让她很可能提前退役。但张丽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找到教练要求改变训练方向,并提出开始单臂游泳训练。教练被她的坚韧所震撼,也同意了她的请求。一个月后,张丽的手臂恢复了,这次意外让她练就了单臂游泳的新技术。
不 悔
多年间,因为训练或参赛,张丽回家的次数并不多。今年中秋节前夕,队里给她放了几天假,她回到了家乡。吃着妈妈做的家乡菜,一家人围坐在小院里,欢声笑语。但张丽心中却涌起一种不真实感,她更多的是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松弛感。
张丽深知,自己的不幸和幸运所在,更为当初的选择而无憾。她说:“残奥会的舞台虽已落下帷幕,但我的征程远未结束。我将带着这份荣耀与自豪,继续前行。我要用我的经历去激励更多的人,让他们相信,无论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挑战,我们都有能力去勇敢面对,去拼搏奋斗。我会把这份积极向上的力量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来源:商洛日报
作者:李敏 巩琳璐
编辑:吴函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