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光明 李慧敏(分别系重庆理工大学重庆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传播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近期,电影市场上涌现出多部与舞台艺术结合的作品,如舞剧电影《只此青绿》、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广东汉剧电影《金莲》等,这些作品成功地将舞台艺术与电影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事实上,与舞台艺术相关的电影创作始终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回溯至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以京剧表演为主要内容。舞台艺术受限于舞台的物理空间,其时空的转换需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现,偏重象征性、程式性、写意性和现场性,强调在即时表演之外勾连起观众的艺术想象;而电影则以银幕为呈现方式,拥有逼真的运动影像,能够自由切换时间和空间,拥有较强的叙事连贯性和空间表现力。当这两种艺术形式相遇时,究竟是以舞台艺术的表演调度为主,还是遵循电影艺术的摄制方式,成为创作中的核心议题。
初期,舞台电影主要是记录舞台艺术名家大师的表演瞬间和现场效果,保留珍贵的影像资料。通常,这些电影会将舞台艺术置于创作主体地位,让电影创作适应舞台艺术的呈现,在剧场设置固定机位拍摄舞台影像,尽量保持舞台艺术的写意风格,强调演员中心制,一切调度都为展现演员的细腻表演,呈现出一种纪录片的特征。
然而,随着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观众不再满足于单纯在电影院观看一部舞台艺术作品。因此,部分创作尝试打破舞台演出的“三面墙”,构建具象的室内布景,结合中近景别及流畅的移动镜头,以录音替代现场演唱。这种情况下,表演者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在镜头前展现最具观赏性与视觉表现力的亮相和身段,如何协调表演与电影布景、预先录制好的音频的关系等问题。很多参演过此类电影的戏曲演员表示,在电影表演时眼神需要收敛,表情要更细腻含蓄,因为在剧院中为了让远处的观众看得更清楚,表情往往较为夸张。而在电影的近景、特写镜头下,一个眼神就足以让观众感受到。
近年来,电影创作理念和技术逐步提升,舞台电影开始了将“舞台”就“电影”的探索,使作品显现出故事片、艺术片的属性。有的创作者大胆采用室外实景拍摄,突破舞台电影的物理空间制约,如《谯国夫人》在浙江横店、象山以及广东茂名等地实地取景。有的创作者运用蒙太奇等电影艺术表现手法,使叙事更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如《只此青绿》将不同时期的主人公置于同一画面、同一空间中,让观众在短短几秒钟内体验到人物创作《千里江山图》的艰辛历程。
从将“电影”就“舞台”到将“舞台”就“电影”,舞台电影已经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和创作思考。我们可以从近年兴起的跨媒介艺术理论中得到启示。这种理论强调媒介概念的拓展和媒介实践的融合,也就是说,舞台艺术和电影这两种媒介对创作都具有价值,创作者不必纠结于体用之分。最理想的状态是让不同的媒介元素“各司其职”,在美学上达到和谐统一,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类型。
业界有个精妙的比喻:原来的舞台电影作品大多像“用米做饭”,不脱“米”的本形,而在跨媒介艺术理论之下的创作应是“酿米为酒”,形变而神在,让观众沉醉于作品营造的美学意境或故事世界之中。从“保存资料”到“形成类型”,电影与舞台艺术创作的交流与互动,将助推艺术边界的拓展,为中国文艺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